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農機、畜牧、獸醫、農墾、農產品加工、漁業(水利)廳(局、委、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部機關各司局、派出機構、各直屬單位:為做好2018年農業農村人才重點工作,我部研究制定了《2018年農業農村部人才工作要點》(附后),現印發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認真抓好落實。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代章)
2018年3月27日
2018年農業農村部人才工作要點
2018年農業農村人才工作總體要求是:堅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按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組織部長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深入推進農業農村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著力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匯聚全社會力量,不斷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
一、加強農業農村人才科學管理
(一)完善農業農村人才工作格局。健全農業農村部農業農村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工作機制,進一步強化“一把手”抓“第一資源”的意識,落實“管行業就要管行業人才”的理念,推動形成部黨組統一領導,人事勞動司牽頭抓總,各有關司局、直屬單位分工配合,全系統上下協調聯動,全社會力量充分匯聚的農業農村人才工作格局。
(二)召開農業農村人才工作座談會。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研究分析新時代農業農村人才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總結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情況,交流工作經驗,研究部署下階段農業農村人才工作重點任務。
(三)營造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堅持干說并重,充分發揮中央媒體及部屬媒體等宣傳平臺的作用,廣泛宣傳農業農村人才工作政策部署,各地各單位推進農業農村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好經驗、好做法,以及各類人才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創業創新事跡,進一步弘揚農業勞模精神,營造尊重人才、深化改革、鼓勵創新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深入推進農業農村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
(四)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深化農業農村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以習近平總書記人才工作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推進鄉村人才振興,進一步健全農業農村人才培養、評價、激勵、支持、服務等體制機制,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農業農村人才政策,讓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不斷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
(五)深入推進職稱制度改革。研究出臺《關于深化農業系列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農業系列層級和專業設置;健全評審方法,解決農業專業技術人才評價標準不夠科學、評價機制不夠完善、管理服務不夠規范等問題,暢通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進一步改進和規范部系統職稱評審工作,探索建立分專業評審辦法,穩妥有序下放職稱評審權限,落實用人主體自主權。加強高級專業技術崗位管理,指導各單位做好專業技術崗位聘用工作。
(六)開展農業科研機構和人員分類評價試點。進一步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按照《關于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和《中央級科研事業單位績效評價暫行辦法》要求,在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遴選部分單位開展機構績效評價改革試點,建立以科技創新成果與水平、人才團隊與條件平臺建設、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和科研組織方式與管理機制創新等為主要指標的農業科研機構績效評價體系,推動評價結果與單位領導人員調整、任期目標考核、學科方向調整、績效激勵等掛鉤,引導科研機構立足職責定位,增強創新活力,提高科研成果有效供給水平。
(七)全面推進種業領域人才發展和科研成果權益改革。鼓勵科研單位科技人員采取兼職、掛職、參與項目合作等方式到企業開展技術服務,將在企業兼職、為企業服務的成效作為人才評價指標。探索種業科研人員以知識產權明晰為基礎、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引導和激勵種業創新人才發展。
(八)積極推進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全面總結各地近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探索和實踐經驗,為推進農民職業化進程作出制度安排。推動出臺《關于推進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的意見》,明確職業農民制度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為各地普遍確立和施行職業農民制度提供政策依據。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積極開展職業農民職稱評定試點。
三、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ň牛├^續實施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培養計劃。繼續對第二批農業科研杰出人才給予專項經費支持,啟動培養計劃中期評估工作。繼續組織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到貧困地區開展“基層行”活動,為貧困地區農業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舉辦農業科研杰出人才高級研修班暨管理工作座談會。組織農業科研杰出人才赴國(境)外訪問研修。開展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團隊和能力建設培訓。
(十)依托農業科研項目、平臺培養創新人才。充分發揮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農業農村部重點實驗室學科群體系、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等平臺和項目資源,在創新實踐中發現、培育和凝聚創新人才,進一步壯大農作物種業、農業機械化、農業信息化、農產品加工、生態環境保護等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隊伍。
(十一)加強高級專家選拔培養。做好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等各類農業領域高級專家的選拔推薦。舉辦農業領域高層次專家國情研修班和農業專業技術人員高級研修班,加強部高級專家庫建設。完成博士服務團成員選派考核和“西部之光”訪問學者、特培學員的接收、培養工作。
(十二)做好青年科技人才培養。組織開展第二批“杰出青年農業科學家”資助項目。深入實施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科英才特殊支持政策和“青年英才計劃”、中國水產科學院“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計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十百千人才工程”等,促進優秀青年人才脫穎而出。
(十三)做好農業引智工作。制定《農業農村部因公出國(境)培訓管理辦法》和因公出國(境)培訓中期規劃,進一步加強因公出國(境)培訓宏觀管理。實施好2018年出國(境)培訓項目和境外高端人才引進項目。加強農業引智成果宣傳推廣,支持重點引智基地項目實施,加強跟蹤指導,擴大引智受益面和影響力。組織完成2019年度引智項目、2019—2020年因公出國(境)培訓備選項目、國家公派出國留學項目申報推薦等工作。啟動建設海外人才工作站,搭建國內用人單位與國外人才間的需求平臺。
?。ㄊ模┳龊迷菏繉<肄r業企業工作站工作。組織院士專家團隊深入工作站開展技術指導、聯合攻關、人才培養等。面向種子種苗等企業,組織申報新建一批院士專家農業企業工作站,開展部分工作站階段性考核驗收。圍繞特色產業精準扶貧,組織開展“院士專家農業企業行”活動。規范院士專家農業企業工作站管理,開展跟蹤問效工作。
四、加強農技推廣人才隊伍建設
(十五)加強基層農技推廣人才隊伍建設。組織各?。▍^、市)利用補助項目資金,對全國基層農技推廣機構30%的在編在崗人員,提供5天以上的脫產培訓,對部分農技人員實行異地培訓。引導地方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等措施,將高素質人才引入基層農技推廣隊伍,為新入職農技人員提供入職培訓和業務技能培訓,支持地方組織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對農技人員開展科技培訓。
(十六)加大農技推廣服務特聘計劃實施力度。在貧困地區以及其他有需求地區,從農業鄉土專家、種養能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技術骨干、科研教學單位一線服務人員中招募一批特聘農技員,幫助貧困農戶科學發展特色產業,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宣傳脫貧攻堅政策,激發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的內在活力。
五、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
(十七)精準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繼續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培育對象聚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現代青年農場主、農業職業經理人、農業社會化服務骨干和農業產業扶貧對象,遴選優秀師資,提升基層師資教學能力水平,抓好培訓機構和實訓基地建設,打造精品課程和教材。創新培育機制,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農業職業教育集團等承擔培訓任務。依托全國農業科教云平臺和云上智農APP,開展在線培訓試點,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滿足農民多元化需求。以培育對象滿意度為核心指標,實現學員、師資、基地和服務信息線上全程可控可查可考核。組織培訓機構和實訓基地對培育對象開展跟蹤指導和服務,對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返鄉下鄉創新創業等扶持政策。
(十八)加大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大學生村官和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帶頭人示范培訓力度。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突出“帶頭人”和“示范培訓”兩個關鍵點,培訓對象聚焦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等深度貧困地區,培訓主題聚焦產業精準扶貧和農民創業創新,培訓目的聚焦扶智、扶志相結合,全年共舉辦251期培訓班。繼續實施農業農村部定點扶貧地區及聯系地區產業發展帶頭人三年輪訓計劃,針對農業農村部定點扶貧及聯系地區(含“三區三州”),示范培訓2000名產業發展帶頭人。繼續實施環京津貧困地區萬名脫貧帶頭人培育行動,示范培訓1000名貧困村帶頭人。探索開展農業農村電子商務、農民合作社品牌營銷能力提升、新型職業農民師資、帶頭人經驗傳授師資等專題培訓班。做好學員選調、課程設置、師資遴選、教材開發、考核管理等基礎性工作。舉辦農村實用人才和大學生村官示范培訓工作業務培訓班。
(十九)實施2018年度“全國十佳農民”等資助項目。繼續面向全國遴選10名經營規模適度、群眾廣泛認可、在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和帶動農民脫貧致富中做出突出成績的職業農民予以資助和宣傳,舉辦2018年“全國十佳農民”揭曉儀式。組織部分十佳農民赴臺灣考察交流,組織部分“全國十佳農民”參加中歐青年農民交流項目。繼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組織實施“全國杰出農村實用人才”資助項目,為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創業興業搭建平臺。
(二十)啟動實施農村實用人才“職業素質和能力提升計劃”。推進農村實用人才接受以農業職業教育為重點、以各類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為補充的職業素質和能力提升教育。充分發揮農廣校系統作用,鼓勵農業中高等職業院校等各類社會教育資源參與,統籌利用各類教育培訓資源,深入推進產教融合,促進人才發展與農業農村發展深度融合。
?。ǘ唬╅_展農村遠程教育。聚焦“三農”發展重點、熱點、難點,加強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資源策劃的政策性和權威性,結合貧困地區項目開發和地方特色產業技術體系,策劃產業扶貧系列選題,探索節目和課件創作新形態。繼續利用全國農業遠程教育平臺,大規模開展農業科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全年舉辦20期農科講堂遠程培訓。做好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專題教材制播,加強專題教材選題規劃,全年完成365小時專題教材制播任務,積極選送節目參加優秀課件節目評選活動。
六、加強農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二十二)完善農業技能人才培養機制。進一步加強農業職業技能鑒定管理,嚴格按照《國家職業資格目錄》進行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工作。探索開展農業行業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加強農業職業技能鑒定機構管理和質量管理,進一步規范職業技能鑒定工作流程。
(二十三)筑牢農業技能人才工作基礎。組織開展職業技能標準制修訂、培訓教材編寫和鑒定題庫開發,加大農業新興職業開發力度。加強職業技能管理人員隊伍建設,組織舉辦農業職業技能鑒定工作人員、質量督導人員和考評人員培訓班。加強農業職業技能鑒定考務管理系統建設,實現網絡化運行。
(二十四)搭建全國農業職業技能競賽統一平臺。推動建立農業職業技能競賽統一平臺,舉辦第一屆全國農業職業技能大賽,做好各項競賽活動的管理、服務和監督。研究出臺《全國農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管理辦法》。
七、培養行業發展急需緊缺人才
?。ǘ澹┘訌娹r村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開展合作社帶頭人培訓,舉辦家庭農場管理人員和經營者培訓班。開展農業產業龍頭企業負責人培訓和“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帶頭人培訓。加強基層農村經管隊伍建設力度,鼓勵各地采取安排專兼職人員、招收大學生村官等多種途徑充實基層工作力量。
(二十六)加強農業法治人才隊伍建設。強化農業系統法制骨干和基層執法骨干培訓,舉辦3期全國農業行政執法培訓班、1期地方法制骨干培訓班,提高農業執法隊伍素質。加強農業系統普法隊伍建設,增強農業生產經營者的遵法守法意識。
(二十七)加強市場信息化隊伍建設。圍繞品牌強農戰略,加快培養農業品牌人才隊伍,提升品牌培育、營銷、管理能力,舉辦農業品牌培訓班。強化農業信息化與網絡安全培訓,依托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開展信息員培訓,推進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全面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水平。加大農業市場監測預警人才培訓力度,強化市場信息采集、處理、分析和發布能力培養,提升基層信息員及市場分析師隊伍業務素質和能力。
?。ǘ耍┘訌姺N植業人才隊伍建設。圍繞實施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節水農業發展,加大科學施肥、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耕地地力提升、節水農業、綠色高質高效標準化生產等關鍵技術培訓力度,扶持培育一批設施裝備先進、服務能力強的新型服務組織,培訓一批種植大戶、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的技術骨干,加強示范引導,提升科學種植水平。
?。ǘ牛┘訌姺N業人才隊伍建設。深入推進國家四大糧食作物良種科研聯合攻關,啟動一批特色作物良種科研聯合攻關,加快培養育種創新人才。加大種業技術管理人才培訓力度,面向優勢種子企業舉辦現代種業發展專題培訓班,開展商業化育種技術培訓,加強企業育種技術人才培養。
?。ㄈ┘訌娹r業機械化人才隊伍建設。結合重要農時季節,組織舉辦先進適用農機化技術示范培訓班,推動全國農機化技術培訓廣泛開展。打造千萬農機手培訓網上學習課堂,再開發一批農機使用維修技能教學視頻。開展農機維修技能師資培訓,提升師資隊伍素質。圍繞提高農機化推廣、監理、鑒定等人才隊伍能力素質,開展技術管理崗位人員培訓。
?。ㄈ唬┘訌娦竽翗I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培訓力度,強化基層畜牧部門在法律法規實施、管理制度建設、政策落實等方面能力建設。加大畜牧業監測統計隊伍培訓力度,培訓相關統計監測人員500人次以上。鼓勵產業技術體系圍繞產業發展關鍵環節推廣成熟適用技術,力爭11個體系培訓5000人次以上。
(三十二)加強獸醫人才隊伍建設。健全官方獸醫培訓制度,開通官方獸醫網上培訓平臺,提升信息化水平。遴選國家級官方獸醫師資,舉辦全國官方獸醫(含漁業系統官方獸醫)師資培訓。加強基層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執法骨干培訓,進一步提升監督執法能力和水平。繼續組織開展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開展計算機考試試點。探索開展“一點注冊,多點行醫”執業獸醫管理新模式。推動建立以執業獸醫、鄉村獸醫為主體,其他獸醫從業人員和社會力量為補充的獸醫社會化服務隊伍。
(三十三)加強農墾系統人才隊伍建設。充分發揮中國農墾教育培訓聯盟作用,培訓300名農場場長和農墾企業經理。推動實施“農墾職業經理人才培訓提升計劃”,繼續辦好農墾大專班,探索依托信息化試點單位和287個遠程教育試點農場開展職業農工培訓。探索組建農墾改革發展智庫。
(三十四)加強農產品加工業、農村雙創、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人才隊伍建設。組織開展農產品加工業、全國農村創業創新、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人才培訓大行動,舉辦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基地負責人培訓班16期次,培訓專業骨干人才1300余人。以職業院校、行業協會和產業基地為依托,加強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規劃設計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實用技能人才培養。加強農村創業創新導師培養,總結宣傳一批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典型案例,組織開展全國農村創業創新項目創意大賽。
(三十五)加強漁業漁政人才隊伍建設。加強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養,開展漁業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訓行動,培育提升一批休閑漁業帶頭人和管理人才。全面推進工程師、技師(“雙師型”)水產技術推廣人才培養。圍繞“中國漁政60周年”主題,開展漁政比武練兵、執法資格考試等活動,提升漁政隊伍整體形象。開展全國漁港監督與安全監管業務輪訓。
(三十六)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人才隊伍建設。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人員和監管人員培訓力度,舉辦3期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培訓班、2期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骨干人員培訓班、1期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監管培訓班和1期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業務師資人員培訓班。加快推進《農產品食品檢驗員》國家職業標準開發工作,確定一批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實訓基地,加強市縣檢測人員技術培訓。組織開展部縣質檢機構結對幫扶“雙百”活動,提升縣級質檢機構檢測能力。
?。ㄈ撸┘訌娹r業外事外經人才隊伍建設。編制農業農村外事外經外貿人才培養辦法,建立農業農村外事外經外貿人才庫,國際組織初級專業官員儲備人才庫,推動信息化和動態管理。繼續實施“揚帆出?!迸嘤柟こ?。繼續開展農業對外合作科技支撐與人才培訓基地建設。繼續舉辦農業對外合作“獵英行動計劃”校園招聘活動,探索農業走出去人才培養創新模式,聯合國內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快推進“3+1”人才培養模式試點。
八、強化農業農村人才基礎性工作
(三十八)推進農業農村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設。完善農業專業技術人才管理服務系統、農業職業技能開發信息化工作平臺、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示范培訓線上考核管理系統等建設,提高人才工作信息化水平。啟用“農村實用人才之家”在線學習平臺,拓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交流空間。
(三十九)加大農業農村人才政策研究力度。圍繞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有關重大問題,發揮中國農學會農業農村人才工作分會等作用,廣泛組織各方力量,開展調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議。組織編制《中國農業農村人才發展報告》。
(四十)認真做好農業系統評選表彰管理工作。組織實施第六屆“中華農業英才獎”等表彰項目。進一步加強表彰工作管理,制定出臺《農業農村部表彰工作管理辦法》,嚴格執行中辦國辦關于清理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的各項規定,未經批準不得開展面向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