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我會在京以線下線上結合方式成功舉辦2022“科創中國”企業創新大家談活動。
本次活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決策部署,以“智能農機裝備與現代農業”為主題,搭建高端政產學研金服用對話交流平臺,深入研討,凝聚共識,為我國計算機和人工智能領域技術積累賦能農機關鍵裝備技術突破,深化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融合提供路徑選擇。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等專家做報告和進行研討交流?;顒佑蓢肄r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陳立平主持。
我會副秘書長莫廣剛在致辭中表示,發展現代農業離不開涉農高新技術企業的科技支撐。切實發揮涉農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有利于突破農業科技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促進農民就業增收。這次活動的舉辦,對于促進我國智能農機裝備和現代農業發展必將起到建良言、獻良策之功。
羅錫文院士作《智慧農業的關鍵技術與實踐》主旨報告,通過對無人農場實踐的展示,揭示智慧農業發展的數字化感知、智能化決策、精準化作業、智慧化管理等四個環節。他表示,建設無人農場是緩解農村勞動力短缺、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一個重要途徑。當前我國在農業機械導航等領域,與發達國家處于“并跑”的狀態,多項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未來將為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提供新思路。
趙春江院士在《智慧農業的現狀與未來》的主旨報告中,通過介紹智慧農業涉及到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裝備,總結大數據技術如何滲透于農業的全產業鏈,人工智能如何帶來傳統農機變革,以及未來農業少人化、無人化的發展趨勢,對智慧農業發展的現狀與未來做了全景化展示。
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研究員金誠謙研究員作《智能化農業機械發展探討》的報告。他表示,我國農業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2%左右,邁入智能化階段則應達到80%。我國作物種類多、種植模式多樣、田塊差異很大,都對我國智能農機應用提供了新挑戰。未來我國智慧農業發展需要處理好機械化與智能化、自動化與智能化和信息化與智能化等之間的關系。
先正達MAP數字農業經理單奕、中科原動力CEO韓威兩位企業的專家,就當前我國無人拖拉機商業化應用、基于大數據的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的推廣與合作模式等介紹了做法、分享了觀點,展示了我國涉農高新技術企業對于相關技術的集成與轉化的突出能力。
在高端對話環節,來自農機行業主管部門、農機科研管理、農機生產企業、金融投資服務等方面的專家代表圍繞我國智能農機裝備重大科技需求,“十四五”時期傳統農業數字化升級的堵點、難點和痛點,以及農機裝備企業投資及企業研發投入等展開場景式對話,通過觀點碰撞,對關鍵技術研發、成果推廣轉化服務等提出可借鑒的新思路、新對策。
“科創中國”企業創新大家談活動自2019年開始已連續舉辦15期,在賦能企業科協組織建設,促進企業創新發展、推動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協主辦、我會及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承辦。